近日,中国烹饪大师、宫廷菜与庄馆菜传人、荣华富贵班代班主甄建军收徒仪式在北京举行。26位餐饮业界中坚力量,在餐饮行业翘楚、行业协会领导、荣华富贵班亲友及媒体代表等百余位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拜师,成为甄建军大师门下入室弟子,续写“荣华富贵班”的传承新篇章。
仪式伊始,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荣华富贵班”的传承谱系及其灵魂人物王希富先生的卓越贡献。王希富先生出身厨行世家,集古建筑专家、宫廷御膳传承人、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承继父辈王殿臣先生创办的厨行科班“荣华富贵班”之遗志,倾力培养以甄建军为代表的新一代传承骨干,共同挖掘、恢复、整理千余道宫廷菜、庄馆菜、北京小吃等传统菜点。
中国烹饪大师甄建军致辞
作为王希富先生的大弟子,甄建军大师在致辞中动情追忆了40余载从厨之路与20多年追随恩师的点滴。他感念父母教诲其坚韧担当,感恩金保华、金钟、肖玉斌、卢秀林、常静、刘锡庆、苏有山、马长龄等前辈为其打下扎实的鲁菜、南方菜基础,特别提及武术恩师谢时争“五不教”原则——不忠不孝的不教、脾气暴躁的不教、酗酒闹事的不教、精神不振的不教、爱显示的不教——对其做人择人准则的深远影响。2002年,他正式拜入王希富先生门下,成为其大弟子,并协助恩师重建“荣华富贵班”,担任班长,系统传承宫廷菜、庄馆菜精髓。他始终铭记师父的教诲:“秉承师训,先学善孝仁爱;安身立命,必要德艺双馨。”这也是“荣华富贵班”的班训。甄建军表示,“今朝收徒,只为像当初王希富先生收我为徒一样,无私、无怨、无悔地把先辈传给我的火种再传递一程”。
拜师仪式遵循传统古礼,弟子们身着整齐的“荣华富贵班”厨师服,依次向甄建军先生行拜师礼,敬茶、呈递拜师帖,表达对师父的敬重与学艺的决心。甄建军先生郑重回礼,并嘱托弟子们要恪守五大准则:敬业、守拙、精进、利他、远见。
甄建军大师向弟子回赠徒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徒弟中有两位曾蒙王志强、马志和、赵慧源、高速健四位烹饪大师精心栽培。甄建军郑重将四位大师邀请到现场,致谢他们的共育之情:“一徒拜三师,味贯南北中。今天,我愿与几位先生一道,同心把孩子们传帮带,盼他们将来能成国家栋梁之材。”这份“亲上加亲”的师缘,正是当今餐饮界共育良材的盛景。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致辞
众多餐饮界前辈、同行及甄建军先生的老友纷纷到场祝贺,并对弟子们寄予厚望。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在致辞中表示:“甄大师是北京宫廷菜、庄馆菜的杰出代表,他技艺全面精细,为人平和谦虚,做事认真负责。此次收徒,是对京菜传承的有力推动。”他强调餐饮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勉励新弟子坚守“厨德”为先,精研行业规律,立志成为兼具绝技、著作与高徒的名师、大师。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名厨委主席屈浩提炼了甄建军大师职业生涯“匠艺文道”的四重境界,即极致认真的匠人精神、传统手艺升华为烹饪艺术、深厚的文化传承、一生所悟成道传世。
王希富先生长子王炎回顾荣华富贵班自祖父王殿臣创立、父亲王希富守护传承,至师哥甄建军开枝散叶的历程。他寄望甄师门坚守班魂,精研宫廷菜和庄馆菜技法,广育英才,薪火相传。
作为甄建军大师如今“道场”的守护者,京味斋集团、京华楼品牌创始人贾鸣新用“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传承之精深艰难,寄语弟子“心中存道”,敬畏菜品,脚踏实地。
拜师礼成后,甄建军大师的弟子们即刻投身京华楼后厨,联袂呈现荣华富贵班经典菜式,将仪式中的十字箴言化为盘中春秋,赢得嘉宾赞赏。
甄师门弟子与京华楼后厨团队联袂呈现荣华富贵班经典菜式
这场融合古礼与现代精神的收徒仪式,不仅是中国烹饪大师甄建军40多年厨艺生涯的里程、荣华富贵班的传承再续,更是以宫廷菜、庄馆菜为代表的京菜,在新时代生生不息的见证。
(文/褚宏辚 图/张洋)
(责任编辑/萧祉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