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海蓝天、椰风摇曳的三亚,第八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出海出圈”中餐主题对话于6月27日在山海天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对话聚焦中餐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与挑战,旨在推动中餐产业全球交流与合作,汇聚海内外行业力量,共探中餐“走出去”的新路径。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政界、餐饮行业及国际组织的多位嘉宾,其中既有来自海南、辽宁、新疆、安徽、云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烹饪、餐饮、住宿行业协会的会长和主要领导、餐饮企业负责人、新闻媒体代表,也有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相关行业组织的主要领导。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从宏观政策和国际视野出发,深刻阐述了中餐国际化的战略意义,2025年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核心内涵、重大意义,以及对餐饮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他强调,中华美食历史悠久,开放包容,具有全球化的内在基因。当前中餐的国际化正在进行以品牌建设、文化融合与科技赋能为驱动的全新阶段,张志刚表示:“美食是不用翻译和装扮的友好使者,现代科技的赋能、传统文化的浸润、开放包容的发展,正在使中华餐饮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在国内快速成长,并大步走向世界。”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从文化角度出发,强调中餐不仅是果腹之需,更是中华文明的味觉表达。“唯有深植文明根脉,中餐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精神坐标,让世界从‘舌尖’读懂中国。”他表示,世界中餐联将持续搭建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助力中餐企业、名厨和文化传播者共建中餐国际生态。
三亚市商务局副局长杨春
四川省乐山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润国
此次对话特别设置了城市美食文化推介环节。三亚市商务局副局长杨春,四川省乐山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润国作为三亚与乐山两座城市的代表先后登台,全方位展示了两地独特的美食文化魅力。“北纬18度的阳光洒满渔港,海鲜在铁板上跃动出南海的鲜甜……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美食的天堂。”三亚的美食推介让人们感受到海滨城市的独特风味,而乐山“一串钵钵鸡串起千年古城,豆腐脑的嫩滑裹着麻辣鲜香,跷脚牛肉和甜皮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等生动描述,将川菜的亲民与热烈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中餐文化丰富的地域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分享。世界中餐联兼职副会长、企业家分会主席、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振祥以《时代拐点上的中餐发展——从“大董×小大董”看新消费周期下的品牌演化》为主题,结合自身企业实践,深入剖析了新消费趋势下中餐品牌的创新发展路径。
世界中餐联特邀副会长、国际中餐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席王海东则围绕《科技赋能中国烹饪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示了3D食品打印等前沿科技在中餐领域的应用成果,让人们看到科技为中餐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无限可能。
西部马华集团执行总裁、哈马尔罕品牌总经理于云辉则通过分享《从西部马华的海外发展看中餐国际化之路》,为中餐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圆桌论坛环节由世界中餐联副秘书长梁硕主持,邀请了美中餐饮业联合会主席、川菜产业分会执行主席、美国老四川董事长胡晓军,世界中餐联面食产业分会副主席、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梁顺俭,世界中餐联企业家分会副主席、河南阿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樊胜武,北京日本料理厨师协会荣誉会长小林金二等业内大咖,就“中餐如何赢得海外市场”展开深入讨论。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餐的国际化之路应兼顾“守正”与创新”,在保持文化根性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文化融合与创新,讲好中国美食故事。
大会为在中餐出海之路上表现卓越的民营企业代表颁发“中餐国际化”优秀案例证书,以肯定他们凭借创新的菜品融合、独特的经营模式以及出色的文化传播,为推动中餐走向世界舞台作出的贡献。
“出海出圈”中餐主题对话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旨在搭建高规格、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推动中餐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责任编辑/萧祉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