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蟹迟来,北蟹价扬:异常天气搅乱今秋蟹市
《中国烹饪》杂志 2025-10-18

2025年第34届中国厨师节上东道主苏州展区的大闸蟹造型(图/孙阳)


  今年秋季,特别是进入10月份,我国南方多地经历了罕见的反常高温天气,其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打破了历史纪录,人们还没来得及迎接秋日的凉爽,又重新回到了难耐的暑热中。10月5日,上海、杭州等地的气温一度飙升到36.0℃,这样的高温天气对于盛产螃蟹的江浙沪地区来说,让本该如期上市的“大闸蟹盛宴”蒙上了多重不确定性。“为什么今年的大闸蟹晚了”的话题讨论也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民间关于螃蟹“瘦了”、“软了”的担忧之声不绝于耳。为此,本刊采访相关行业一线从业者,探寻高温背后的产业实情。
 

(图/褚宏辚)
 

江南大闸蟹提货日期普遍延后

  家住北京的汪先生9月下旬收到朋友送的“蟹卡”,本想在国庆放假期间在家美餐一顿大闸蟹,不曾想他点开蟹卡官网上选择提货日期后,日历牌上本该有的9月下旬日期全都选不上,能约上的时间都已在10月10日之后。于是他致电客服,对方告知:“今年的螃蟹还都没有长肥,要想吃到黄满膏肥的建议您等到10月15号以后。”

  与终端消费者同样不爽的还有餐饮业者和厨师们,往年的十一前后是大闸蟹菜肴的消费旺季,而今年,南方优质大闸蟹的选品工作,让厨师们无法做到“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秋风起,蟹脚痒”,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的大闸蟹选品直播间气氛正热。酒店餐饮部成员和媒体、大众嘉宾正对四家供应商送来的大闸蟹进行多维度评鉴——从大闸蟹的活力与新鲜度、外观形态、蟹黄品质等一一打分。

  谈及今年大闸蟹的市场行情,酒店行政总厨吴传波坦言:“受南方高温天气影响,今年大闸蟹价格比往年上浮约两成。”在品质方面,他评价道:“今年蟹的饱满度和口感整体不错,只是成熟度比往年略慢一点。”从规格上看,市场上小规格蟹偏少,尤其是目前“二两母”较为紧俏,而更大规格的蟹供应相对充足。“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更偏爱二两母蟹的规格,市场需求大;另一方面天气热也影响了蟹的成熟速度。”

  甜蟹产业联盟发起人、江苏新农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剑华接受本刊专访时认为,高温的影响直接映射在市场端,此外受其他经济环境影响,今年蟹卡销售面临普遍挑战,全行业销售额下降30%至40%是普遍现象。与此同时,天气导致的成熟期推迟,也使得蟹卡提货被迫延后。
 

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的大闸蟹选品直播(图/褚宏辚)
 

高温考验下大闸蟹品质会有两极分化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阳澄湖地区的大闸蟹的成熟期比往年推迟了10至20天,导致销售期缩短。谢剑华业坦言,相同规格的蟹和往年相比,供应时间会推迟,更大规格的蟹要推迟20天以上。

  对于追求极致味蕾体验的食客,他给出了权威的“赏味日历”。“我们建议品鉴母蟹的最佳时机在10月下旬,而品鉴公蟹则需耐心等到11月中旬。” 他特别强调,对蟹品质要求较高的客户群体对此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耐心,因为他们深知,真正的美味值得等待。今年的最佳供应期将紧随这两个时间点展开,销售期虽有所缩短,但品质高峰依然可期。

  持续高温对江浙沪大闸蟹的核心影响在于水体溶氧。谢剑华说:“水体温度升高,其携氧能力会显著降低。对螃蟹产生直接影响的并非温度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缺氧环境。溶氧保持得好的池塘,螃蟹仅仅比往年推迟一周到十天上市,且因前期积温足、吃料好,规格反而普遍更大。”他指出,“而溶氧管理不善的塘口,螃蟹会因长期缺氧导致食欲不振、体质虚弱,最终造成蜕壳困难与上市期大幅推迟。”这一区分,精准地点出了今年蟹品质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源。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水域
 

北蟹“平替”:能否填补市场空缺?

  有专家建议,对餐饮业者而言今年需灵活调整采购与营销策略。南方大闸蟹的精品菜式可适当推迟,并可考虑引入北方地区的特色蟹种,丰富菜单选择,分散供应风险。正因为此,北方盘锦稻田蟹今年以“高价”闯入大众视野,其背后是综合因素的推动。

  10月15日,本刊记者在辽宁鞍山一家超市水产区看到,河蟹价格在每公斤120元至160元,当地消费者表示价格高于心理预期。据辽宁盘锦蟹养殖户老刘介绍,“今年辽宁地区雨水偏多,导致部分蟹苗被冲走,客观造成了供应量的减少,推高了源头价格。”

  更重要的是,市场对盘锦蟹的认知已发生根本转变。作为供应商,老刘认为:“盘锦蟹不再是任何产品的平替,而是以独特的鲜甜口感与扎实的肉质,赢得了‘口感真好’的消费口碑,市场地位与认知度显著提升。”此外,冷链物流技术的普及与提升,保障了螃蟹能从产地高效、鲜活地送达全国餐桌,“最远有发到日本韩国的,国内订单以广州、北京居多,极大地提振了消费信心,推动了销量增长”。

  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接连,使得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高度集中,此时盘锦蟹生长周期未到最饱满阶段,优质货源相对紧俏,自然呈现出“节假日蟹价高”的现象。此外,山东黄河口、黑龙江大庆等北方产区与传统南方产区错峰上市,新兴产区如青海的优质螃蟹也走进大众视野,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辽宁鞍山一家超市的河蟹及售价(图/亢娜)
 

餐饮终端:以精作应对变局的智慧

  面对产区的波动,成熟的餐饮企业展现了其应对供应链风险的韧性。北京中央电视塔高空旋转餐厅今年第16届螃蟹节如期而至,行政总厨孙平分享了他的策略:“今年我们锁定范围和种类较少,主要采用通货,但通过多元烹饪手法来呈现蟹之美味。”

  这一思路为行业提供了宝贵范本:当单一品类或顶级货源存在不确定性时,转向对“通货”进行深度开发,以烹饪的广度弥补原料种类的限制,确保以蟹为主题的美食体验不受影响。

  同样,由于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的大闸蟹选品采取了公开直播的形式,守在直播间里的不仅有供应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食客。从评审、选品,到策划、拍摄、主播……酒店团队展现出“一专多能”的运营能力。行政总厨吴传波指出,直播不仅直观展示了大闸蟹的品质,也增强了消费者对酒店的信任,“看到我们选蟹的严谨过程,客人对品质更认可,自然也促进了消费。”

  他坦言:“尽管采购成本上升,但国庆之后供应已趋于充足。目前酒店的大闸蟹自助餐销售火爆,每日蟹的销量约在200至250公斤。除了清蒸大闸蟹之外,我们还推出了配方升级的熟醉蟹,在花雕酒的基础上加入话梅等配料,形成清甜柔和、酒香悠长的风味,尤其受到女性食客的青睐。”
 

熟醉蟹(图/褚宏辚)

惟妙惟肖的螃蟹酥(图/北京中央电视塔高空旋转餐厅)
 

  本刊综合各方数据显示,今年江苏阳澄湖大闸蟹产量预计为1.035万吨,宿迁出产的“霸王蟹”预计今年产量较去年增长三成。今年的蟹市中,“满黄满膏”蟹价格会较往年上涨20%至30%。市场上单只重量在125克至175克的母蟹和150克至250克的公蟹持续热销,南京市场150克母蟹售价可达到近200元每公斤。然而业内人士也普遍分析认为,随着生长周期更长、成熟度更高的大闸蟹批量上市,预计从10月下旬开始,螃蟹市场价格有望回落并趋于稳定。


策划/本刊编辑部
(文/孙阳 褚宏辚 王一宁 石叶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倒计时4天|两位重量级嘉宾齐聚研修班 共话餐饮与文化之道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