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末尾,渐凉的天气和临近双节的氛围,让北京餐饮的生意又迎来了一波喜人的流量。长假前的一个工作日中午,位于北京酒仙桥、邻近798的慢生活街区里,各家以年轻人为客群的餐饮店早早开门,迎接周边写字楼里饥肠辘辘的上班族。这其中,一家主营潮汕沙茶的专门店“合汕周”生意尤为红火:不到12点,店内20余桌已满座,店外临时支起的几张餐桌也早不够用。年轻的老板周铭麟一边亲自下厨,一边给客人上菜,并介绍着菜品特色:“我们的双蛋炸鸡腿饭中,煎蛋是先用沙茶卤过的;陈皮黄瓜略带甜口,用的是自制的陈皮酱……”
周铭麟童年时光是在汕头潮南区的峡山镇度过的,后来随家人移居北京上学和工作,时光荏苒,30年来他最念念不忘的依旧是童年时的那一碗碗沙茶香,每年回到潮汕走亲访友,都要遍尝潮汕当下的流行菜品,向经营餐饮的亲友学几道沙茶菜。聊起沙茶,小周老板更是滔滔不绝。
周铭麟在后厨制作沙茶美食
沙茶起源于东南亚,其名称源于印尼语和马来语中的“sate”,原意为“烤肉串”。当时人们在食用烤肉串时搭配的酱料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沙茶酱。而在我国闽粤地区,过去大量华人下南洋谋生,将当地的沙嗲酱带回了福建、广东等地,由于闽南语和潮汕话中“嗲”与“茶”发音相近,“沙嗲”逐渐被称为“沙茶”。
南姜皮蛋
福建沙茶酱,香味自然浓郁,常用以烹制爆炒、溜、蒸等海鲜菜品,口味鲜醇。而广东潮汕地区的沙茶酱香味则更为浓郁,可用于炒、焗、焖、蒸等多种烹调方法制作的菜品,在潮汕地区,常被用于沙茶牛肉火锅、炒粿条等美食中。
“国内有很多东南亚风味的餐厅,让大家都熟悉了甜沙茶的口味,此外很多潮汕火锅,用的蘸料也是甜沙茶。而在我们潮南的峡山,沙茶是咸中微微带辣,由于在潮汕以外地区辨识度不高,因为一直没走出来”。因此,在两种口味沙茶的基础上他大胆融合,形成了小店独特的味型,让北京食客和更多人了解潮汕沙茶、吃到正宗的沙茶。
小周老板说,“合汕周”的沙茶都是他亲自调制,主料有干虾、干贝、鱼粉,然后添加姜粉、香料、大蒜、南姜,粉碎之后还要加入自制的花生酱。目前店内的主要菜品只有15种,分冷菜、牛杂煲、面、饭、粿条等几大类。为了不同的食材,周铭麟还会下厨反复调制,形成了专门用于制作的沙茶。“像我们的吊龙牛肉,搭配鲜粿条时我会调一个专门的味道来提前微微腌制,此外,沙茶炸鸡也有专门腌制的沙茶。炖肉用的料,会专门调制一款沙茶汤,后厨各种各样的沙茶分工很明确”。
“合汕周”店面不大,没有包间,来的食客目前也以周边白领为主。菜、饭、粉,人均四五十元就能吃饱吃好,柠檬茶、咸柠七等广式茶饮也是十元上下,手工现打。正像这里的店名“潮汕沙茶专门店”,小周老板希望这里的每一份菜品,都蕴含着厨师与食客对潮汕味道的敬畏与用心。
(文、图/本刊记者 王一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