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仿膳启新程:宫廷御膳非遗技艺焕发时代新生
2025-08-28

  雨霁天朗,白塔碧波。8月28日,中华老字号仿膳饭庄迎来创建100周年华诞,作为承载清廷御膳文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其在北京北海公园内举行了隆重的百年庆典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与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

敬匾仪式
 

  庆典以庄严的“敬匾仪式”开场,仿膳团队现场擦拭牌匾,表达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的决心。国宝级烹饪大师、清廷御膳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董世国先生亲临现场,带领门下中青年一代传承人集体亮相,展示了仿膳技艺薪火相传的盛景。现场还进行了宫廷汤品、面点等传统技艺展示,如“小窝头”“豌豆黄”等经典点心,体现了仿膳“粗粮细作、精益求精”的匠心理念。


仿膳技艺 薪火相传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致辞,并充分肯定了仿膳饭庄在中华饮食文化传承和非遗保护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对其未来提出“守正创新、有序传承、开拓共享”三点希望。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则称赞仿膳饭庄是“一部活的中国宫廷饮食文化史”,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他希望这家老字号能继续“深度挖掘宫廷饮食所蕴含的养生之道,让御膳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


 

百年传承,从御膳厨房到非遗殿堂

  仿膳的故事始于1925年。随着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几位前清宫御厨在此创立仿膳,将原本深藏于宫廷的美味带入民间,豌豆黄、芸豆卷、肉末烧饼和小窝头这“四大名点”就是其中的味觉桥梁。

  1959年,仿膳迁至琼岛漪澜堂,老舍先生亲题“仿膳”匾额;1979年,仿膳首次推出满汉全席精选菜单,再现中华宴飨文化巅峰;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其文化地位。


 

寿宴呈珍,非遗技艺融入当代餐桌

  仿膳百年寿宴以满汉全席经典菜式为根基,精心挑选“花开富贵 抓炒大虾”“玉掌献寿 沙舟踏翠”“金玉满堂 浓汤三珍”等兼具美味与吉祥寓意的菜品,搭配四大名点,构成一席承载历史韵味的盛宴。

仿膳寿宴
 

  每道菜品延续宫廷御膳的严苛标准,从食材产地溯源到烹饪火候把控,再到成品摆盘造型,都将百年积淀的技艺精髓融入其中,让食客在品尝过程中沉浸体验传统饮食文化的细腻与精致。
 

守正创新,跨界合作开拓全新境界

  庆典上还迎来一个重要发布环节:仿膳饭庄与同仁堂跨界推出“北京同仁堂四季酒——北海公园X仿膳饭庄百年纪念款”。该产品融合中医药养生智慧与宫廷饮食文化,遵循传统医学理论,是老字号跨界合作、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

  礼盒设计别具匠心:内含4个玉壶春酒瓶,瓶身绘制北海四季花卉纹样;礼盒展开如卷轴呈现白塔、五龙亭胜景,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需求,实现了老字号从文化价值到市场价值的创新转化。

四季酒
 

文旅融合,从餐饮品牌到文化IP的蝶变

  如今的仿膳已从单一餐饮品牌升级为文旅融合的文化符号。仿膳茶社将宫廷茶点与清代宫廷色彩、园林景致相融,成为北海公园新晋打卡地;“仿膳福饮”推出“宫廷元素+潮流饮品”,吸引年轻群体亲近传统文化;“北海仿膳非遗研学社”通过宫廷糕点制作、古碑拓印等体验活动,让大众触摸历史温度。

  时值百年庆典,仿膳与北海公园联合打造的“非遗进园林”主题活动——北岸吉市也全面焕新亮相,融合乡村振兴特色展区、老字号联名文创和非遗大师精品荟萃三大板块,展现出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百年仿膳,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代的参与者。从御厨茶棚到百年非遗,从宫廷宴席到文旅IP,仿膳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让“宫廷饮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让国家级非遗在时代浪潮中持续绽放魅力。

  (文/褚宏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中华老字号永盛斋扒鸡品牌创建80周年庆典在德州成功举行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