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子张老北京炙子烤肉:让“武吃”重在宣南飘香
2025-07-11

  老北京炙子烤肉分为“文”和“武”两种吃法,体现了不同的饮食氛围与情怀。“文吃”讲究雅致,食客们在餐桌旁就座,用筷子夹食材放在炙子上烤,亲友小聚,边烤边聊,节奏舒缓;而“武吃”更具市井气息,大伙儿围站在炙子旁,直接用长筷子夹肉“翻烤”,甚至大声吆喝,喝酒助兴,动作豪迈,烤制时油脂滋滋作响,讲究“酣畅淋漓”的江湖气。无论是吃法上的“斯文”或“豪迈”,都体现了老北京饮食文化中对烟火气的追求。

  当下的京城炙子烤肉店,文吃常见,而武吃已停留在记忆中许久。这不,位于市中心菜市口商圈、新开业的“炙子张老北京炙子烤肉”又把武吃带了回来。这家烤肉店由中国烹饪大师王义均先生的爱徒张伟利创办,虽然师承于鲁菜大师,但张伟利已在京菜领域中摸爬滚打多年,他的八月半餐饮公司先后创办过新丰楼京鲁菜、菜适口烤鸭店等多个京味餐饮品牌,在市井气息浓郁的北京南城再开一家老北京炙子烤肉,更是张伟利的情怀。

  走进炙子张老北京炙子烤肉,一口可十人围站的炙子餐桌映入眼帘。“这就是专为武吃定制的大炙子!”张伟利介绍道:“相比于其他炙子烤肉店多按牛羊鸡肉等划分烤品,我们的烤品更加精细化。就拿牛肉来说,借鉴了潮汕火锅的方法,用部位来精细分割牛肉,确保不同部位吃出不同的口感。”不一会儿,炙子铁盘已烤热,一大盘选用牛吊龙腌制的“沙葱烤牛肉”铺了上去,但见厨师的长筷迅速翻拨,烟气瞬间升腾,牛吊龙配上内蒙古的沙葱,让店内和临街都飘香四溢……片刻功夫,肉已烤熟,围站一圈的食客们趁热夹肉,边聊边吃,沙葱的清新脆爽与牛吊龙的鲜嫩多汁在炙烤中交融,伴着炙子激发出的浓郁肉香,每一口都是老北京风味的极致体验‌‌。

  店长刘亚光还为食客推荐了北京人钟爱的”炸窝头配臭豆腐““外酥里软的窝头中和了烤肉的油腻,经典搭配更添风味‌”‌。随后,藤椒牛肉、酸菜烤羊腿肉等经典烤品也陆续端上了炙子烤盘,欢声笑语中,“武吃”的魅力又重现京城人熟悉的宣南菜市口。

  刘亚光介绍,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度,炙子张的大部分肉类都是客人下单后现点现腌,店内还提供测温枪,根据不同菜品的要求,炙子烤盘需达到100至120摄氏度才可放肉,这样方能达到最佳赏味。

  据介绍,餐厅还在京城首创了一道“炙子烤鸭嘴鱼”,鸭嘴鱼学名匙吻鲟,因嘴巴长得像鸭嘴而得名。上世纪90年代这种鱼被引进到中国南方地区,人工养殖4代以上才可食用。“我们选用的鸭嘴鱼产自三峡地区,肉质鲜嫩没有刺,鱼骨软脆,老人孩子可以放心吃。佐以独家秘制的配料腌制,烤出来鲜香难忘。”刘亚光说。

(文、图/王一宁)
(责任编辑/萧祉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2025京津冀餐饮产业博览会立体呈现三地餐饮生态创新活力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