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籍河北平山。小时候我爸每次从老家探亲回来,除了背一大包家乡的粉条和白薯之外,还单独用手帕给我包一小包吃的,不用猜我就知道是黑枣。
从前的河北农村没有什么精细物产,按我爸回忆,他小时候能当零嘴的只有柿子、酸枣和黑枣。柿子不方便携带。酸枣太酸,当零食可真不好吃;磨成面就是酸枣面,冲水喝下去可以有助于睡眠,但不好喝,太牙碜。能存起来当零食吃的只有黑枣,这东西和羊粪蛋大小、模样差不多,也是黑黑的。一颗黑枣至少一半都是核,虽然没有什么香味,但是很甜,是难得的小零食。每次他带回来黑枣之后总是嘱咐我不能多吃,“很好吃,但是太干,吃多了胀肚,容易便秘。”他小时候为此遭过罪。
北京城里没有黑枣,但红枣可不少。北京人有在四合院里种枣树的传统,种的都是红枣。几乎每个院子里都有当年主人亲手种下的枣树。秋天走在北京胡同里,常能看到挂满了红枣的树枝探出院墙。后来我家所在的金融街一带改造,整条整条胡同被拆迁,很多老人念叨最多的就是院子里的枣树。
我以前单位的所在地是个大宅院,后院就有一棵大枣树,三层楼高,看年头至少百年以上。单位里年轻人多,每年一进秋天,树上的枣刚刚带一点红,就有身手灵活的人上去开始打枣。后来单位逐渐扩大,人越来越多,办公的房子不够用了,就把院子改造,院中间起了一座二层小楼。那棵大枣树在角落里被保留,树枝正好搭在三楼平台上。从此每年秋天,下班后单位的年轻人都把桌椅搬到平台上,一边吃饭聊天一边寻找泛红的枣吃。这样悠闲的日子成为现在的美好回忆。
单位的枣树品种很一般,就是普通的小枣,椭圆形,并不大,也不见得有多甜。胡同里有讲究的人家种的枣特别好,越是大宅门,枣树的品种越好。全国政协礼堂西边胡同里有个大院,里边的枣又大又长,俗称“马牙”。因为不是大杂院,没有人乱来,每次都能等全红了之后再摘。我有机会吃过两次,特甜!
阜成门内大街历代帝王庙对面是个特别大的宅院,现在是个大杂院,据说里边枣树的品种特别稀有。“是掐腰葫芦形的,特别甜!”那里的人跟我说。大杂院,好东西留不住,我没吃过。
大枣摘下来经过晾晒走掉水分,就是可以保存的红枣,与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大相径庭,不过吃法可就多了。北京的枣树都是院子里种着玩的,不成气候,成产业的还是河北和山东那边。我们小时候比较认可的是沧州的金丝小枣。最近一些年新疆大枣特别冒头,个头奇大无比,甜美甘香,吃起来特别过瘾。现在红枣都是作为零食出现,以前不是这样,都是在主食里的。食堂平时蒸馒头,手巧的师傅把发面叠成扁平三角,叠层中间镶嵌几颗红枣就是枣饼,又好看又好吃。过去白面不够吃,要用棒子面窝头调剂一下,如果家里有红枣就放进去几颗,枣窝头就不一样了!到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去玉华台外卖窗口买几个枣窝头,给我家老太太带过去换换口味。
初中时一次去同学家玩,家长留饭接待,主食是米饭,一锅大米饭端上来,一打开锅盖一股异香升起。一看,是中间加了很多红枣一起焖的。红枣饭,那股香味儿到现在也难忘。
红枣的口感和滋味比较特殊,入菜有难度,不过作为调味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做红烧肉,糖的使用很重要,冰糖提亮度,绵白糖提黏稠度,往里加一颗红枣,甜度和香气就更复杂了。
煨牛肉,将牛窝骨筋切成大块,用花生油混合香油一起过油,炸到外表上色后捞出,加各种调味料,用高压锅压熟,取出后再用糖收汁,出品颜色红亮、软糯回甜。我做这道菜时,除了会在炖肉过程中加入大枣把枣香入进肉里外,还另取大枣加陈皮、桂花蜜上锅蒸透,煨牛肉收汁出锅后,把陈皮蜜枣放到盘子里一起上桌,吃块牛肉再吃一颗蜜枣,嘴里余味悠长。
这个陈皮蜜枣适合春夏吃,深秋和冬季吃这道菜,就把陈皮蜜枣改成阿胶蜜枣,适当热补一下,这才是符合时令的吃法呢。
(文 / 霍权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馨)
本文节选2024年12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